距离展会开幕还有 0
展商风采 | 站在高端市场起点的博特精工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2日   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展商风采| 站在高端市场起点的博特精工


面对供不应求的市场繁荣景象再次上演,山东博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特精工”)的董事长李保民保持了一份淡定。自2001年担任博特精工总经理,时至今日,他已经带领这家企业走过了17个年头,这期间既经历了机床工具行业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也遭遇了金融危机席卷下市场持续低迷的艰难时刻,及至2017年市场供不应求繁荣景象的不期而至。与黄金十年的市场繁荣不同,这一轮市场行情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企业运营明显分化,大浪淘沙下,一批企业倒下了,一批企业经过艰苦的转型升级站在了新的高度。

一家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不应该被市场整体经济环境阶段性的增长或下降所过度左右。博特精工在经历了凤凰涅槃的蜕变后,面对市场的起伏,已经有了足够的定力。李保民告诉记者,现在的博特精工已有能力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未来充满信心。



夯实基础  专注关键功能部件领域

李保民的这份信心来源于博特精工多年来对于产品技术研发孜孜以求的积累。翻开行业发展史,在外资品牌垄断高端市场,中国台湾品牌不断蚕食中低端市场的局面下,国内功能部件企业可谓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存。在这种经营环境下,博特精工一直在坚持探寻追赶之路。

2003年,李保民去日本参观后深受启发,他意识到国内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巨大差距不但是装备水平的差距还体现在试验水平的差距,于是博特精工开始着手建立行业第一个综合性能实验室。这是一个持续的工程,投入多,见效慢,但这也是企业产品开发的基础所需。到今天,博特精工的实验室已经实现了覆盖运动速度、温升、噪声、寿命、刚性、精度等各项性能指标的实验能力,这也是机械行业认定的唯一“滚动功能部件工程实验室”。

实验室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博特精工通过试验反复对比中国台湾、日本、德国等同类产品,使自身产品的改进更具针对性和方向性。一些曾经始终找不到根源的问题,在反复的对比试验中被攻克。比如一直困扰国产滚动功能部件出黑油的问题、稳定性问题,都逐一得到解决,使用户对国产产品越来越满意,博特精工满足国内高端领域需求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李保民告诉记者,有国家重点领域用户在参观实验室后马上签合同。用户表示:“看了你们的实验室,我就相信你们有实力满足我们提出的产品性能要求。”

除了试验设备的投入,生产装备的投入更加必不可少。从早年进口德国旋风铣设备开创新工艺,博特精工始终坚持提升企业装备水平。在生产现场,记者看到各类关键高端设备高效运转,为高档、高精度产品生产提供保障。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他们刚刚购置的SHIJIYA外圆磨床等四台日本产磨床正在安装调试,这些设备用于满足企业产品转型升级之需。李保民介绍,“传统的梯形丝杠产品将在今年6月份下马,以后要更专注批量新型滚珠丝杠产品生产,还需要购置更多的先进设备。”此外,作为山东省滚动功能部件工程技术中心,博特精工一直在坚持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项目,分别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华东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机床研究所等广泛开展技术研究与合作。

到今天,博特精工整体研发水平和工艺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积累了自身独特的技术和制造经验,其产品经历了三代更迭,从传统梯形丝杠,到滚珠丝杠,再到今天的高速、高精度产品。眼下,博特精工主要产品涵盖精密滚珠丝杠副、精密滚动直线导轨副、高速精密电主轴、高速精密机械主轴单元、高精度动静压主轴、CNC机床主轴、X-Y精密工作台、高端精密梯形丝杠等各类精密轴类零件。李保民表示,未来博特精工就是要瞄准高端,实现进口替代。


04专项助力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即便是在市场持续低迷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最严峻的时刻,博特精工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技术创新的追求,这其中04专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正是04专项课题的承担,支持博特精工解决了材料问题。当时原材料问题是困扰整个行业的一个难点问题,作为热处理专业出身的专家,李保民很早就在关注材料问题,拿到了04专项“滚珠丝杠材料、热处理精确控制技术及工艺规范”课题后,博特精工如虎添翼,很快找准了研究方向。李保民介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博特精工把中国台湾、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材料都拿到实验室一一化验对比,寻找差距。最后,他们成功完成了课题,编制了国内滚动功能部件行业材料成分体系及热处理工艺的国家标准,申请了滚珠丝杠专用材料国家发明专利。借助这个项目,博特精工在行业率先解决了材料问题,从而带动了整个行业使用新型材料,目前,一些世界顶级的外资功能部件企业也开始使用国产材料。

材料问题的解决还有更深远的意义。李保民告诉记者,在材料问题解决之前,一直困扰行业的稳定性问题,当时有一种认识的误区,大家都以为稳定性问题是材料造成的,但是在材料问题得到解决后,稳定性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促使博特精工转换思路,重新寻找问题的根源,最后问题落脚到结构设计上。

借助04专项的另一课题“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化关键工艺技术及装备开发与应用”,博特精工从基础理论研究入手,完成了滚珠丝杠副、直线导轨副产品滚动体循环系统磨损失效机理的研究,对产品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研究开发了批量生产条件下高精度、高性能产品的加工工艺,从而一举解决了高精度产品的稳定性问题。博特精工凭借这一研发成果顺利拿到由工信部主持的“2016年滚动功能部件综合性能测试”第一名。也是这个研发的突破让李保民对如何提升产品质量有了新的感悟,他总结说,“质量是设计出来,制造只是质量的保障手段”。

此外,在工信部2016年第二批工业强基工程招标中,博特精工成功中标,主要研制高精度、高速非传统介质主轴。博特精工在这一领域已经深耕十几年,一直将目标锁定在能为机床行业配套大功率、大扭矩高端电主轴产品。此类产品将是博特精工未来另一个新的增长点,该项目将于2019年进入产业化阶段,最终形成年产10000套的生产能力。李保民介绍,目前,台湾的主轴单元在国内市场还处于垄断地位,而电主轴产品一旦形成批量生产的突破,将直接取代机械主轴单元的垄断地位,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步入快车道  广泛开拓新市场

今天,博特精工的产品已经覆盖了高端数控机床、核电、飞机制造、轨道交通、高端医疗、新能源汽车、仪器仪表、化工、冶金、包装、自动化等诸多领域。

高端机床和一些国家重点领域是博特精工关注多年的,这些传统领域市场近年来不断升级扩容。特别是与国家重点领域合作的产品品种越来越广泛,比如行星滚柱丝杠、微型滚珠丝杠、重载滚珠丝杠等,市场需求逐年加大。

在新兴市场,博特精工斩获颇丰。他们自2014年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领域,眼下,产品已经成功进入电动汽车行业,实现批量供货。

在高铁检修设备中,博特精工生产的零部件最早实现了替代进口。高铁16节车厢编组几百米长,检修线需要几十个支点同时启动,保持同步性,检修线上面用到的丝杠就是博特精工生产的,这也是该类检修线设备中替代进口的第一个关键件。

由于重点领域核电产品稳定的质量,引来了民用核电用户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开发专用的丝杠,目前已经装机试用,运行稳定。

李保民告诉记者,不同领域用户对产品要求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比如机床行业更看中精度;新能源领域对一致性、安全性要求更高,等等。针对不同的用户产品,博特精工设置专门的产品经理,从售前服务到工艺设计、生产控制,直到售后服务,产品经理参与到其中每个环节,以保证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今天的博特精工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18年博特精工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经营指导方针——“稳质量、上批量、抓管理、增效益”。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企业的精益化生产、人才的激励制度等管理举措都已逐步开展,并初见成效。日前,又适逢契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基金政策出台,博特精工属于其支持的范畴。一切都在加速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对此,李保民谦逊地表示,我们还只是站在迈向高端市场的起点,未来的道路还很长,空间也很巨大。

兰海侠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